
說到老,我們會想到什么?很多時候,作為形容詞的它,與生活中更多的名詞聯系在一起,我們感受到的除了歲月的消逝,還應有溫吞,情懷,記憶。比如我們說一位老人,會好奇他的人生閱歷,所見所聞廣泛,那便是宛如智者般的存在;一座老城,承載歷史的厚重和英勇,寫滿歲月悠長;即使是一個老物件,也與一些人的過往有所聯系。我們會發現,有時說到老,會想起物是人非,有所感慨,甚至抗拒因為老而留下的痕跡。當然了,我們抗拒的是周遭不好的變化,依然對生活中原來的美好事物敞開心扉。

老是什么?是年紀大的、是陳舊的……比起這些解釋,我更喜歡富有經驗的、歷時長久的、原來的……這一類詞匯,聽起來更具有溫度。有些事物仿佛天生就要給它一個好聽的形容,才配得上它深藏的溫情。就好像一些器物,比如說明清家具,我們要是稱之為“老家具”,那這個“老”指的是從數百年前滲透到現在的價值,我們要是循著其木紋、線腳、造型可以探索到一個國度的深厚文化底蘊,以及東方對儀式感的極致表達。所以“老”這個詞,本身是有故事感的,是深情的。有時會聽到大家對一些物件的評價,是老土、老氣橫秋,這些詞匯其實并不能更好地表達一件事物。即使一件事物的誕生已很久遠,而在它出現的那個時間點起碼是合時宜的,是符合當下審美的。

前些日子,一位朋友說比起“舊家具”更覺得“老家具”適合來形容中式家具。她認為首先是中式家具的使用壽命很長,這是由于其原材料和工藝決定的。一旦外觀刮蹭留下痕跡,人們會選擇讓專業師傅上門保養、修復,然后家具就會恢復完好的模樣。因此哪里會有“舊”這一說法。
要是保養妥當,優質的中式家具或許還會服務幾代人。因為中式家具的獨特性,所以連著“修復”一詞也變得有味道起來。

當時聽后覺得有點意思,這樣說來,“老家具”這一說法是對中式家具的一種概括,強調的是其本身所蘊含的深度。老家具就像是雖然用得很久了,但還是它,而舊家具聽起來總感覺可以隨時被新的所替換。
說到了中式家具,會想到現在依然有人對紅木家具的認知還停留在早些年前,一提及紅木家具,便自動將其與“土”劃上等號。事實上,紅木家具一直在默默改變,順應時代審美,在古典與時尚之中尋找平衡。功能、造型、布藝、色彩讓紅木家具不斷蛻變,陪伴更多人的家居生活。

中式家具曾有它的鼎盛時期,映在那個時代的,不僅是明式家具的簡約從容和清式家具的雍容華貴,還有鋪展開的生活情境,以及延伸出的精神世界,一直投映到了今天。我們回過頭看,數百年的光景過去,那時候的溫度和思考,依然延續到當今的設計之中?!袄霞揖摺辈粌H說的是一件家具的使用年限很長,也是我們在重拾過去的質感和氣韻,饋贈給同樣有趣的靈魂。